2020年11月23日,bevictor伟德官网周麗娜教師為2019級地理科學和2018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同學們分别帶來了一堂以“嚴格耕地保護,維護糧食安全,專業立足國本,踐行惜糧觀念”為主題的專業思政課堂。

課堂伊始,周老師以“土壤”為中心,闡述了土壤的重要功能,以生産功能為重點,講述了土壤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接下來,分析了中國土壤資源的分布現狀和利用情況,并與不斷增長的人口做比對,揭示了人地矛盾的嚴峻性。在多種類型的土壤資源中,以耕地資源最為寶貴,也是國家安全體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從而引出了本堂課程的主要内容:認清我國耕地資源現狀,科學規劃土地利用,保護耕地資源,踐行惜糧觀念,立足專業學習,投身祖國需要。

周老師用一系列的報告和數據,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産狀況。帶領同學們回憶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國人與糧票的“故事”;了解了國外學者曾經著書《誰來養活中國人》向世界發問;講述了“超級水稻”的“問世”;見證了糧食“十二連”增産的奇迹;至今中國已經能穩定的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産世界1/4的糧食,養活世界1/5的人口,舉世矚目,世界奇迹。同學們聽到此處,心情澎湃。國家的強大,讓每一位同學自豪驕傲。地理科學專業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以地學為基礎,是面向人口—資源—環境的專業,專業的責任感,讓每位同學更加堅定了學習的信心。

接下來,周老師從另一個視角,進一步分析了糧食安全問題:國際形勢變化,使得我國的糧食安全幾經挑戰。周老師從中美貿易戰講到“一帶一路”的海外涉糧産業;從國際形勢講到國家戰略;從進口大豆講到普通人的餐桌。我國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刻不容緩,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同學們理智的認清了我國糧食安全的緊迫性,糧食增産是保障,糧食安全仍然緊迫。

周老師在課程講授中,講述了我國耕地資源的現狀和利用情況。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前提,糧食安全反映了耕地保護的必要性。耕地安全,不僅體現在數量的守護,也體現在質量的保障。周老師用一組我國土壤污染調查報告的數據,向同學們展示了當前我國土壤污染,特别是耕地污染的現狀。耕地數量決定能不能吃飽,而耕地質量,決定吃得是否健康。目前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耕地污染超标令人憂心,我國耕地安全面臨嚴峻挑戰,直接威脅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同學們感覺到的衣食無憂,背後是國家在負重前行,在為人民謀幸福,保安定。新時代的大學生,是祖國用心培養的青年一代,又是敢擔當有責任的青年一代,要戒驕戒躁,為國憂心,避免浪費,用紮實的專業學習和愛國的熱情,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接下來,周老師講到土壤污染如何治理,耕地資源如何保護,引用了我國“十二五”、“十三五”報告中,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和防治措施,并帶領同學們解讀了我國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态環境規劃和耕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了解了專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社會需求,進一步明确了專業認知,牢牢把握專業學習和工作方向與國家政策的密切關系。

當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正處在初步完成階段,規劃預警和政策條例等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人地矛盾将一直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新的時期呈現出新的特點,所以國土空間規劃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周老師最後提到,在現行的國土空間規劃中,遙感、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軟件工程等是規劃工作中重要的技術手段,在我國數字國土的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建立起跨學科學習的意識,才能更好的去迎接時代對我們的挑戰,在祖國的建設中去實現自己的價值。